【投資進化論】持有期基金快到期了,是繼續拿著還是贖回?
2023-08-15來源:廣發基金
投資有門道,理財沒煩惱。大家好,我是小沨,歡迎收聽今天的《廣發投資進化論》。先來看本期客戶的問題。
【問】
我買的持有期基很快到期了,請問是繼續拿著,還是贖回?

【答】
過去兩三年,有不少朋友買了持有期基金,如今陸續到期。最近也有一些客戶來問,持有期結束之后,基金還要不要繼續拿著?這一期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持有期到期≠一定要贖回
在和一些客戶的交流中,我們發現有部分客戶對持有期基金有所誤解,認為基金的持有期就等于基金的建議持有時長。
但實際上,“持有期”到期,只是意味著份額不再鎖定,投資者可以自由贖回,并不意味著投資的結束.一個三年持有期的基金,不是說過了三年之后就一定要贖回,大家可以在觀察評估基金之后,自行決定是否繼續持有。
持有期即將到期,留不留?
那么,在持有期即將到期的關鍵節點上,應該如何抉擇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思考,看看到期后是留還是走。
1.市場情況是否發生較大變化?
市場的情況瞬息萬變,很多時候,持有期前期的市場和后期的市場可以說是天差地別,市場的估值高低不一樣,風口的行業也有所變換。
因此在持有期到期時,我們需要關注市場是否發生重大變化,當然,盡量關注長期的趨勢變動,而不是短期的波動。例如,市場估值是不是已經很高了,行業長期還有沒有增長空間等等。
如果市場的估值仍在合理的區間,政策面、基本面都仍有利好支撐,同時自己也沒有急著用錢的需求,那么不妨考慮繼續持有看看。
2.基金和投資需求是否仍然匹配?
在持有期內,不僅市場,基金本身也可能會發生變化,例如更換基金經理、改變投資策略等等。因此,需要我們重新審視持有基金,看是否出現重大變動。
同時,也不要忽視自身投資需求的變化。一般來說,過了兩三年,一個人的風險偏好、資金使用期限等投資要求也可能會有所改變。
如果自身投資需求與持有的產品特性已經不匹配了,那可以趁持有期到期,考慮贖回或者是更換基金;要是依然是符合投資需求,也可以考慮繼續持有。
3.如果贖回,有沒有更好的投資機會?
是否贖回到期基金,還要考慮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資金有沒有更好的去處。過往小沨也遇見過一些客戶,沒考慮清楚就賣掉了持有基金,結果沒有更好的投資標的,過段時間只好又把原基金以更高的價格重新買了回來。
市場的走勢難測,每一次的投資決策其實都是有風險且結果未知的。在投資時點的把握上,沒有人能保證一定能賣在高點,買在低點,而且每操作一次買賣,也要考慮手續費和資金的時間成本的折損。
所以,如果暫時沒有更好的贖回資金的處理方案,大家也可以不用急著賣掉基金,繼續靜觀其變可能會是更合理的選擇。
4.重新審視投資中時間的力量
在一些朋友眼里,“長期投資”“長期持有”可能已經是一碗喝多了的“雞湯”,但如果我們冷靜下來思考,不可否認的是,這仍然是無數經歷市場風雨的投資者們用自身經驗總結出的一條投資之道。
《2022年公募基金投資者盈利洞察報告》顯示,投資者盈利情況與投資時長之間雖然不是線性遞增的關系,但大體上看,投資時長在“36-60個月”這個區間的投資者,盈利人數占比與平均年化收益率等數據相比于短期的投資,增幅還是比較可觀的。
圖:近五年不同持有時長的投資者收益情況

數據來源:《2022年公募基金投資者盈利洞察報告》
當我們基金的持有期較短,例如1年或是6個月等等,不妨思考一下是否愿意繼續延長持有時間。對于一些優秀的產品而言,多一些耐心,或許能帶來更大的驚喜。
最后,總結一下今天的節目內容——
?。?)持有期不是投資的終點,在評估基金之后,投資者可以自行決定是否繼續持有。
?。?)是留是走,從4個角度思考:
市場環境發沒發生重大變化?
持有的產品和投資需求還匹不匹配?
如果贖回,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對于優秀的產品,是否愿意給予更多的耐心?
好了,今天的節目就到這里,如果聽眾朋友們還有什么投資疑問,可以在下方文字版中點擊圖片入口,向我們提問。被選中問題的朋友,還可以獲得精裝理財書籍《戰勝華爾街》1本。
如果覺得我們的內容還不錯,歡迎轉發朋友圈分享給家人朋友。我是小沨,我們下期再會。
風險提示:《廣發投資進化論》欄目由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發基金”)員工撰寫,內容引用信息來自公開資料,我們力求但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與完整性,請讀者僅作參考,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欄目所載觀點、結論及意見僅代表在報告發布時的個人觀點,不代表廣發基金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與交易決策依據。對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賴本欄目內容而造成(或聲稱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欄目內容版權僅為廣發基金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刊登、發表或引用。廣發基金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