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9h999"><span id="9h999"></span></em>

    <address id="9h999"></address>
      
      
      <noframes id="9h999"><address id="9h999"><nobr id="9h999"></nobr></address>

        <noframes id="9h999"><form id="9h999"><th id="9h999"></th></form>

          <form id="9h999"></form>

            提示

            確定

            首頁 > 投資觀點 > 市場動態

            【投資進化論】“剛賺就賣,虧了死扛”,怎樣跳出這樣的心理陷阱?

            2023-08-16來源:廣發基金

              投資有門道,理財沒煩惱。大家好,我是大順,歡迎收聽今天的《廣發投資進化論》。
              有客戶跟大順吐槽,說自己在交易過程中,看到一點點盈利,就忍不住要賣出,結果經常踏空大行情;而跌的時候,又舍不得止損,搞得最后越虧越多。反復幾次之后,投資都不知道該怎么做了。
              回想一下,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景呢?如果有,那就說明你和這位客戶一樣,都陷進了一個名為“損失厭惡”的心理陷阱里。
              在日常投資中,很多人都會受“損失厭惡”心理的影響,做出非理性的決策。今天,大順就跟大家講講這種心理的機制,以及克服的方法。
            什么是“損失厭惡”?
              損失厭惡,是經濟學家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1979年提出來的,它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往往會認為損失更難以忍受,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也就是說,虧損帶來的痛苦會是同等盈利帶來的喜悅的2.5倍。
              在“損失厭惡”心理的作用下,人們的風險偏好有時也會發生改變。
              當面對確定性的收益時,人們多表現為風險規避,是一個“風險厭惡者”。例如,在市場上漲時,持倉剛盈利一點,因為想保住收益,很快就賣掉了產品。但這樣的操作,卻降低了未來盈利的機會,就像節目一開頭提到的客戶一樣,可能會踏空大的行情。
              當面對的是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為風險尋求,成為一個“風險偏好者”。例如虧了之后一味死扛,不想把浮虧變實虧,甚至不斷加倉想賭一把,期待把成本降低,等反彈之后把虧損彌補回來。但這種做法的隱患就是,可能會不斷抄底抄成重倉,結果承受不住越來越大的波動,最后割肉,造成更大的損失。
              可以說,“損失厭惡”心理會讓一些投資者在機會前變得保守,在風險前變得激進,進而做出非理性的決策。
              如何克服“損失厭惡”?
              損失厭惡,在行業金融學上屬于一種行為偏差。害怕虧損,是投資者共性的問題,當我們了解了這種行為偏差后,就可以有意識地去避免陷入“損失厭惡”的狀態,甚至主動地去克服,讓決策更理智。
            那么,該如何克服“損失厭惡”呢?
              1.了解自身的投資需求
              選擇符合自身投資需求的產品,比如,選擇波動在自身可承受范圍內的產品,會有助于我們降低對損失的厭惡程度。
              具體來說,一方面,應動態檢視自己的投資偏好。隨著投資經驗的增加,對市場和產品認識的逐步深入,我們的風險偏好可能會發生變化,投資想法和初期也可能會有所出入。所以,及時覺察自己投資偏好的變化,有利于保持更舒適的投資狀態。
              另一方面,及時修正自己的投資目標。投資目標會隨著我們的投資偏好、市場變化而有所改變。比如,大家在2019、2020年的投資收益目標可能會定得比較高,但2021年以來,經歷了市場回調后,對收益目標的預期可能就會大幅降低了。
              2.盡量用閑錢來投資
              如果用于投資的是閑錢,特別是可以長期投資的錢,那么在面對波動時,人們往往更能保持冷靜,更有利于克服“損失厭惡”的心理狀態。反之,短線資金對損失會更加敏感,對市場漲跌更加在意。
              3.選擇低波動等穩健類產品
              相對于高波動產品,低波動產品出現大幅虧損的概率更小。所以,在選投資品種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參考最大回撤、波動率等指標選擇一些波動相對較小的品種,從源頭上降低大幅虧損的可能性。
              4.采取穩健的投資策略
              在買入操作方面,可以考慮分批操作,避免買入成本過于集中;在資產配置方面,避免賬戶的整體倉位過高,注重賬戶的穩定性,比如通過股債搭配來降低整體波動,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分散風險。 
              好了,本期的節目就到這里。如果覺得我們的內容還不錯,歡迎轉發朋友圈分享給家人朋友。我是大順,我們下期再會。

              風險提示:《廣發投資進化論》欄目由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發基金”)員工撰寫,內容引用信息來自公開資料,我們力求但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與完整性,請讀者僅作參考,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欄目所載觀點、結論及意見僅代表在報告發布時的個人觀點,不代表廣發基金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與交易決策依據。對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賴本欄目內容而造成(或聲稱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欄目內容版權僅為廣發基金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刊登、發表或引用。廣發基金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相關閱讀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